公司注冊資本認繳的利弊
人氣:2918 發表時間:2019-04-25 11:18:51
雖然從修改《公司法》的登記制之后,理論上來講“0元”注冊公司也是可以的,但是并不代表就不需要注冊資本,只不過是由之前的實際繳納驗資改為各個股東確認自己的繳納份額。那么注冊資本認繳制會有什么利弊呢?
一、注冊資本認繳制的利弊:
工商注冊認繳制的出臺,注冊資本從“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確實對新注冊公司帶來了福音,也就是注冊資本的實繳已經沒有期限承諾限制,也沒有認繳最低限額,同時也不再需要《驗資報告》。
這對新公司的成立降低了不小的門檻;但是也出現了大量注冊資本巨大、實繳能力不足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認為,在認繳制度下,可以不繳。這種想法真的對嗎?下面我們就來舉例說明。
假如一個注冊資本兩千萬的投資公司,實繳出資四百萬;按照新公司法股份認繳制,再增資到十個億。在最近簽訂的一個近八千萬的合同后,面對到期債務突然減資到四百萬,并且更換了股東。債權人在首筆兩千萬無法收取后,最終將公司連同新老股東一同告上法庭,要求投資公司和新老股東共同承擔債務連帶責任。
這個案子中就涉及到認繳制度下公司股東的出資義務只是暫緩繳納而并非不繳。進而在公司經營發生了變化時,公司包括債權人都可以要求公司股東繳納出資,以用于償還公司債務。因此,法院在審理該案時會認為,被告公司公司作為目標公司股權的購買方,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股權價款構成了違約,應該以其全部財產對原告承擔責任。
所以,在認繳制度下,“公司財產”,不僅僅是公司現有的財產,股東個人尚未繳納的注冊之本連同公司的債務一起,都可以看作公司股東對公司所負的債務。也就是說,公司債權人可以要求公司股東履行出資義務。
任何政策和制度,都會有兩面性。在注冊資本由實繳變為認繳的制度下,雖然讓創業者能更容易的踏上創業之路,但是同時也可能是創業者面臨的一個問題。這就要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就要清晰的分析出其中的利弊,把政策吃透,才能為自己所用,搭上政策制度的順風車。
二、注冊資本認繳制資金不到位有什么后果
在如今信息網絡的時代,信息公示的時代的,企業的任何信息在網上都能夠查詢到,如果你在承諾的期限內注冊資本資本沒有實繳到位,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假如情節嚴重的,還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處罰責任。不僅如此,如果被工商局抽查到,如果發現企業只認不繳,那么也會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單中,如今被列入的黑名單已經全國聯網,不管你走到哪,都能被查到,不僅給自己帶來影響,也給企業的信譽帶來極大的影響。
并且根據《公司法》中第二百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同時認繳制注冊資本在公司負債方面也會深受影響,假如公司注冊資本是認繳制的,當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經營不善,導致公司失敗,面臨破產,那么公司認繳制的注冊資本就將會全部用來抵債上面。比如:
你公司的注冊資本認繳制為50萬元,當公司經營不善將破產時賠本100萬元,不過因為你的認繳制注冊資本只有50萬,那么只需將注冊資本50萬萬賠償給債權人就可以。然而如果你的注冊資本認繳制時填了100萬后,那么這100萬元全部都需要賠給債權人。
因此公司的注冊資本認繳的越大,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并且如果注冊資本隨意亂填,也將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隱患。并且公司一旦認繳了注冊資本,就必須會以認繳的注冊資本對公司承擔責任,就如上面所說的,當公司破產,那么你認繳的注冊資本,不管多還是少,只能全部用來抵債!
其實不管注冊資本認繳還是實繳都有各自的好處,認繳制可以降低工商登記要求,給了無資金創業的創客們創業機會。而實繳注冊資本,一方面可以避免生意伙伴懷疑自己公司是“皮包公司”給生意帶來影響,一方面實繳資本也可以體現公司過硬的實力。
三、注冊資本認繳制與實繳制有何區別
1、公司注冊資本實繳制
公司注冊資本實繳制就是營業執照注冊資本寫多少,該公司的銀行驗資賬戶上就得有相應金額的資金。實繳制需要占用公司的資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
例如:2014年3月1日以前注冊一個100萬的公司,需要到銀行開一個賬戶,然后把100萬存在這個賬戶上,企業提供驗資報告到工商局辦理注冊登記。
2、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制
公司注冊資本認繳制是工商部門只登記公司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不需要登記實收資本,不再索要驗資證明文件。認繳登記不需要占用公司資金,可以有效提高資本運營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例如:現在注冊一個100萬的公司,不需要到銀行開戶,也不需要將這100萬存到銀行,直接到工商局辦理就行了。不過,這100萬還是要交的,只是不用立馬就交,在公司章程記載的2年、5年或者10年等相關年限內交清即可(類似于分期付款)。
以上就是公司注冊資本認繳的利弊的相關介紹。任何政策和制度,都會有兩面性。在注冊資本由實繳變為認繳的制度下,雖然讓創業者能更容易的踏上創業之路,但是同時也可能是創業者面臨的一個問題。這就要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就要清晰的分析出其中的利弊,把政策吃透,才能為自己所用,搭上政策制度的順風車。
下一篇:立華星帶你了解何為企業納稅風險
上一篇:申請減少注冊資本要具備什么條件